1异方性导电胶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
1.1 何谓异方性导电胶:其特点在于Z轴电气导通方向与XY绝缘平面的电阻特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当Z轴导通电阻值与XY平面绝缘电阻值的差异超过一定比值后,既可称为良好的导电异方性。
1.2 导通原理:利用导电粒子连接IC芯片与基板两者之间的电极使之成为导通,同时又能避免相邻两电极间导通短路,而达成只在Z轴方向导通之目的。
1.3 产品分类:
A. 异方性导电膏。
B. 异方性导电膜。
异方性导电膜(ACF)具有可以连续加工(Tape-on-Reel)极低材料损失的特性,因此成为目前较普遍使用的产品形式。
1.4 主要组成:主要包括树脂黏着剂、导电粒子两大部分。树脂黏着剂功能除了防湿气,接着,耐热及绝缘功能外主要为固定IC芯片与基板间电极相对位置,并提供一压迫力量已维持电极与导电粒子间的接触面积。
一般树脂分为热塑性树脂与热固性树脂两大类。热塑性材料主要具有低温接着,组装快速极容易重工之优点,但亦具有高热膨胀性和高吸湿性缺点,使其处于高温下易劣化,无法符合可*性、信赖性之需求。而热固性树脂如环氧树脂(Epoxy)、Polyimide等,则具有高温安定性且热膨胀性和吸湿性低等优点,但加工温度高且不易重工为其缺点,但其可*性高的优点仍为目前采用最广泛之材料。
在导电粒子方面,异方导电特性主要取决于导电粒子的充填率。虽然异方性导电胶其导电率会随着导电粒子充填率的增加而提高,但同时也会提升导电粒子互相接触造成短路的机率。
另外,导电粒子的粒径分布和分布均匀性亦会对异方导电特性有所影响。通常,导电粒子必须具有良好的粒径均一性和真圆度,以确保电极与导电粒子间的接触面积一致,维持相同的导通电阻,并同时避免部分电极未接触到导电粒子,导致开路的情形发生。常见的粒径范围在3~5μm之间,太大的导电粒子会降低每个电极接触的粒子数,同时也容易造成相邻电极导电粒子接触而短路的情形;太小的导电粒子容易行成粒子聚集的问题,造成粒子分布密度不平均。
在导电粒子的种类方面目前已金属粉末和高分子塑料球表面涂布金属为主。常见使用的金属粉镍(Ni)、金(Au)、镍上镀金、银及锡合金等。
目前在可*性和细间距化的趋势下,如COF和COG构装所使用之异方性导电胶,其导电粒子多表面镀镍镀金之高分子塑料粉末,其特点在于塑料核心具可压缩性,因此可以增加电极与导电粒子间的接触面积,降低导通电阻;同时,塑料核心与树脂基础原料的热膨胀性较为接近,可以避免热循环和热冲击环境时,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导电粒子因与树脂基础原料的热膨胀性差异减少与电极间的接触面积,导致导通电阻上升,甚至于开路失效的情形发生。
2 各厂商导电胶膜之差
2.1 Sony ACF(Single Layer)
Casio发展出称为Microconnector的先进ACF技术,应用在COF,COG接合上。此ACF材料主要是在导电粒子制作上有突破性发展。其导电粒子除了如一般在塑料核心表面镀上金属层之外,又再金属层表面再涂布一层10nm厚的绝缘层,而此绝缘层则是由极细微的树脂粒子所组成。
其发展材料之树脂黏着剂可以为热塑性或热固性材料,然后将导电粒子加入做成膏状物或薄膜状产品。当此材料贴附于软板基板进行热压制程时,导电粒子与芯片凸块和软板基板电极同时会压破其接触面的绝缘层(即Z轴方向),但未接触的XY平面方向之绝缘层则不会被压破,保持其绝缘性。因此Casio相信,使用此种涂布绝缘层的导电粒子,可以提高异方性导电胶的粒子密度,达到细间距和低导通电阻的要求,而同时又不会有短路的情形发生。
2.2 Hitachi ACF(Double Layer)
针对细间距化的要求,日立化成则提出了双层(Double Layer)结构之ACF,双层结构之上层为未添加导电粒子的树脂层,而下层则是含有单层导电粒子的排列。与传统单层结构之ACF相比,双层结构可以在不增加导电粒子密度的情形下,因下层局部粒子密度较高,使得电极单位接触面积内之粒子密度较高,同时在接近芯片凸块区域,因局部粒子密度较低而降低了短路的情形发生。
上一篇:印刷电路板的图像分割理论
下一篇挠性印制线路板试验方法之工业标准说明
温馨提示:
凡在本公司进行电路板克隆业务的客户,必须有合法的PCB设计版权来源声明,以?;ぴ碢CB设计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技术资源 > PCB设计技术
异方性导电胶膜常识介绍
[异方性导电胶膜常识介绍]^相关文章
- LED芯片过剩 中国厂倒闭过半
- 冲片机样机制作
- 平板显示国产化亟需突破关键技术,亟
- 如何让盲孔和基底铜结合更紧密
- DS2480B 带负载传感器的串行 1-Wir
- S2C公司ASIC原型设计工具获炬力半
- 新茂MCU/IC芯片系列
- 2009年全球笔记本销售额同比下降7%
- PCB电路板改进型空气搅拌电镀技术
- 忘记WinXP登录密码时的救命稻草
- 高速PCB设计必知的几个基本概念和
- PcAdviser评选2009年最受关注的10
- PCB电路板板层全解析
- 基于高密度PCB的针床测试技术
- PCB设计中的清洁生产技术
- PCB电路板上为何需要有测试点
- 单电源运算放大器的偏置与去耦电路
- TMS320F24x TMS320F20X TMS320F240
- 鸿海增持股份进入夏普愿望或落空
- PCB设计技术之LED开关电源
- 国家或会出台指导性意见,规范液晶面
- PCB线路板铜箔表面的清洗说明
- 如何选用PCB抄板设计软件?
- 2011年一季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开局
- 布置各元件在pcb设计中适合的方法
- 电子业急需转型 wyPCB抄板成重要推
- MF RC500 非接触式通信中高集成读
- PCB电路板多种不同工艺流程介绍
- PCB板剖制的流程和技巧
- 基于FPGA的光电抗干扰电路设计
- 8/12寸产线加速固态照明时代的来临
- PCB返原理图及版图设计需考虑的六
- 利用视觉系统来防止PCB缺陷的产生